提升员工质量意识增强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方法
发布日期:2015-07-22浏览:4158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程时长12h H课程大纲第一讲:品质的影响;(质量故事)
 企业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;
 五个质量事故案例;
 3、质量对国家的影响;
 4、质量对企业的影响;
 5、质量对自己的影响;
 第二讲:质量认识的误区 ;
 1、八个认识误区:1)质量差不多就行;2)品质好成本必然高;3)质量的责任是生产、质检的责任;4)销售比质量重要;5)成本比质量重要;6)有点质量问题很正常;7)有点不合格是正常的;8)生产有时延误不算什么;
 2、树立零缺陷的质量意识;(1%的不合格、1%的劣质、1%的失误);3、产品质量的合格率;
 第三讲:什么是质量?
 什么是质量;1)要求;2)特性;3)等级;4)顾客满意;5)能力;
 质量概念的深化;
 3、决定品质的关键因素;
 4、应具备的6个质量观念;
 第四讲:应具备的质量意识;
 应具备的7个质量意识(质量故事);
 经济竞争的发展趋势;
 3、质量与其他的关系;
 4、提升质量的四大陷阱(管理故事);
 5、12个正确的质量观念;
 第五讲:质量的定义;
 质量的定义;
 服务质量特性;
 3、顾客;
 4、质量共识;
 5、树立正确的顾客观;
 6、12个正确的顾客观念;
 .赢得顾客满意的因素;
 8、顾客满意---企业经营的宗旨。
 第六讲:理解质检工作;
 质检工作的分类;
 质量经营的内容;
 3、我们的目标;
 4、质检工作的作用;
 5、质检员的职责;
 6、如何配合质检工作;
 7、理解日常的质检工作;
 第七讲:防止品质不良;
 日本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;
 防止品质不良的六大措施;
 3、产品质量缺陷的分级;
 4、现场质量管理的原则;
 5、现场“四现”管理法;
 6、三按、三不作业原则;
 7、防止产品不良的要诀。
 第八讲:提升质量意识对工作的要求;
 观念转变、态度转变;
 现场管理工作的原则;
 3、做好工作前的准备;
 4、质量是一份责任;
 5、持续改进的观念。
 第九讲 8D基本概念
 1. 相关定义、目的、精神
 2. 什么是8D方法
 3. 8D方法的适用条件
 4. 8D方法的目标
 第十讲 8D的八个步骤
 1. D0:工作准备
 2. D1:成立小组
 3. D2:描述问题
 方法:质量风险评定,FMEA分析
 4. D3:实施并验证临时措施
 方法:FMEA、DOE、PPM
 5. D4:确定并验证根本原因
 方法:FMEA、PPM、DOE、控制图、因果图
 6. D5:选择和验证永久纠正措施
 方法:FMEA
 7. D6:实施永久纠正措施
 方法:防错、统计控制、FMEA
 8. D7:预防再发生
 9. D8:小组祝贺
 第十一讲 8D方法案例分析
 1. 案例一 顾客投诉
 2. 案例二 问题重复出现
 3. 8D报告样本
 第十二讲、建立防止再发生的措施(定格并固化)
 SPC控制图(X Bar R Chart/ P图)法等
 过程FMEA法
 控制计划方法
 修改作业/检验指导书
 
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


 
	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




 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					 
				 
				